静电植胶绒是指静电植绒时所使用的粘合剂。将纤维粉末(由废纤维通过磨碎或切断得到的短纤维,长度一般为0.03~0.5厘米)垂直固定于涂有胶粘剂的物体或基材上(如塑料、木材、橡胶、皮革、纸张、布匹等),这种将短纤维固定的方法称为植绒。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有机械、静电二种,目前以静电植绒为主。静电植绒是棒状的短纤维绒毛在电场中的一个电极上由于静电效应得到一个电荷后,会移动到相对应的极上,由于偶极特性,绒毛会按照电力线的方向排列成行,并且垂直于相对应的基材表面,借助于胶粘剂而粘接并固定。
静电植绒工艺,早在中世纪时代就有人进行了试验,开始时是将纤维粉末靠自然缓慢地自行降落在涂有粘性的树脂的基材上,,结果绒毛并没有直立,只能‘躺’在基材表面上,试验没有成功无法进行生产。在美国,从1926年起,在Behr-Manning公司制造砂纸时,为了使磨粒的尖端向上以提高磨擦的研磨效果的试验中发现了电沉积栽植的作用,进而一步一步地发展演变而成为今天的静电植绒。1929年,由法国人雷纲.拉欧苏瓦在英国提出了制造天鹅绒类制品的专利,这可能是有关植绒最早的文献了。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德国出现静电植绒技术,到了六十年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七十年代中期,一度停滞不前,但伴随着植绒技术向衣着面料应用方向开拓时,植绒工业又有了新的突破。据说,在国外市场上,植绒产品是相当高档的。已故的英国王妃戴安娜结婚时穿的晚礼服,就是用植绒产品制作的。当前在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目前也有百余家企业从事静电植绒生产,其中大、中型企业有五十多个。
目前市场上的静电植绒胶分为水性植绒胶水和油性植绒胶水,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性植绒胶水在牢度和耐水防水性方面已经达到油性植绒胶的标准,且考虑到环保的要求一般推荐选择水性植绒胶水。